最近去參加野餐活動,認識了不少同好媽媽
為了準備這些餐盒,喵皇后一早五點就起來準備材料
連妝都還沒畫好,就要趕著出門去東勢林場野餐聚會
想不到午餐時間一到,大家的野餐盒一拿出來
竟然都不約而同,清一色的壽司、手捲、沙拉、土司....(哈~大家都好有默契)))
還有一組媽媽笑說,這就是她每天中午上班吃的餐盒(起士馬鈴薯沙拉)
喵:啥~中午就吃這些....
現在很多上班族,平常三餐都是吃這些膳食纖維很少的精緻食物
尤其是休閒假日又想犒賞自己,然後進出餐廳吃大餐~(馬上有人中槍)
所以常常把身體搞得屎面、氣色不好....
想要解決屎面問題又想擁有好氣色,這組"藍綠雙寶"你一定要認識認識~
今天喵皇后要介紹的是遠東生技出品的~遠東特級藍藻錠、遠東特級綠藻錠
遠東生技以多年來微藻培養經驗與強大的研發團隊,創新研發出高品質的藻錠
其中藍藻和綠藻又被稱為「綠色超級食物」,能幫人體維持消化道機能並且提供營養,是適合現代人的營養補充品
藍藻富含多種維生素B,補充活力
● 獨家培養技術,提升維生素B12活性為一般藍藻3倍。
● 功效:強化體力、活力。精神旺盛。
● 活化氣色,適合40歲以上或是跨入初期更年期的美熟女。
● 提升活力反應力
營養成份主要包含~鈣、β-胡蘿蔔素、γ-亞麻仁油酸(多元不飽和脂肪酸)、維生素B群、葉酸
綠藻,富含纖維,幫助排空更順暢
● 專利「破壁」技術再進化,透過升級獨家專利綠藻細胞壁澎爆法製程,使綠藻消化率再提升至92%左右,效果最高。
● 功效:促進排便順暢,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。
● 微藻細胞低卡高密度天然營養。
營養成份包含~葉綠素、葉黃素、膳食纖維、胺基酸、維生素E
真的別小看這二種「藍綠雙星」
其實它們的鐵質、膳食纖維、鈣....等營養素
都不輸天然的食材
遠東生技,採用的是純淨天然的微藻培育工程
由台灣山脈深層純淨礦泉培養及豐沛日照孕育,經過藻種篩選、純化培育等9大步驟,才能產出優質的藻錠
每一錠的藍或綠藻含量超過百分之九十九,把一個綠藻錠中所有的綠藻撒開
可以鋪滿一個70吋的平面電視,一錠就含有約一千萬個綠藻細胞,所以這是真正百分百的純天然超級維他命
只有純天然的維他命才能幾乎被完全吸收,才能達到吃維他命的目的。
遠東生技的藍藻是採用有機的天然植物
不只經過嚴格的品質管制及製程控制,還通過專利與驗證
品質有認証,當然我也吃的很放心
快來猜看看!那邊是綠藻?那邊是藍藻?
其實用顏色真的分得出來
到底「藍綠雙星」要怎麼吃呢?
早上吃藍藻~晚上吃綠藻
就是這麼簡單
這並不是喵皇后第一次接觸藍綠藻
早在以前大學唸書時,就已經有在補充了
想當初那時在外縣市讀書,每天三餐老是在外,膳食纖維非常不足
常常又因為喝水量不足,不只「結屎面」,還痘痘長滿臉(哭)
當時喵媽在我背著行囊要到台南唸書時,在我的包包裡面塞了一罐綠藻錠
說是要給我幫助順暢,免得結「屎」面
藍綠藻錠其實有點像是天然的綜合維他命
「藍綠雙星」加起來的維生素,都快不輸一顆難吃的?群了~
別看喵皇后手裡拿著這麼多顆,像是一次要吞很多顆的樣子吧!
如果你只是平日保養,大約一天只要6顆就足夠了
想要加強保養的人,一天不要超過12顆
喵皇后自己的工作是做客服
每天都需要清醒的腦子跟滿滿的活力,來應付各種電話及突發狀況
早上為了補充元氣,我會選擇在早餐後補充二~三顆藍藻
連我這麼不會吞藥丸子的人,都可以一次吞二顆了
藍藻錠的味道,有點像是淡淡的海苔鹹味,其實還蠻好吞嚥的
比起藥味十足的?群,我還是比較甲意藍藻錠
之前喵皇后為了檢查大腸鏡的事情,搞得全家人神經兮兮
還好最後檢查的結果只是虛驚一場(沒事就好~沒事就好~))
綠藻錠食用的範圍真的很廣
不只大人小孩都能食用,就連銀髮族的老叩叩也可以吃個幾顆
幫助補充膳食纖維,維持腸道順暢
食用方式:
平日保養:每日6錠
當然你也可以早上食用藍藻、中午混合吃、晚上吃綠藻
像我就會準備像這樣子的小藥盒
有了小藥盒真的非常方便,隨時隨地提醒自己,吃完飯後要吃什麼東西
藍綠雙星的營養看起來似乎很像,但是各個深懷絕技
尤其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:它們都是鹼性食物
酸鹼食物的好處,就不用再多提了吧~
當然最好的健康方式,就是要從天然的食材中取得,才是長久之計
三餐老外的你,如果也想多補充能量與幫助代謝
「藍綠雙星」還不賴,推薦給大家囉~
PS:有服用長期藥物及慢性疾病者,食用前請先詢問專業醫師後再食用
購買通路:屈臣氏、康是美、各大連鎖藥局
網路通路: 遠東生技官網購物車(http://shop.febico.com.tw )
今天的文章你們還喜歡嗎?
如果你也喜歡,請加入喵皇后的粉絲團,會有不定期的最新文章通知
推一下、按個讚都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唷~啾咪
內容皆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(非商業性質)僅供參考
產品相關介紹說明,引用官方商品資訊,不等於宣稱具有功效或療效
產品使用狀況因人而異,口感、實際感受,依每人體驗為主。
合作文